智能战场的多面手——无人机
来源:[freemarker标签异常,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6-17 14:45:27


科技的发展必然带来武器装备的创新,推动战争形态不断发生质的变化。当前,AI(人工智能)在武器装备研发领域的广泛运用,正在推动现代战争由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演进。无人系统的技术性能不断提升,并在实战中不断实现运用方式创新,无人武器逐步实现由人为控制向自主攻防、由战场前沿向战略纵深、由境外战场向境内战略纵深目标打击的发展。无人机不仅能够打坦克、无人机、无人艇、炸机窝等,而且能够攻击无人艇、直升机、炸舰队等,成为智能化战争中最为常用、应用最为普遍的作战手段,具有独特的全方位的功能作用。

一、无人机既能实施远程奔袭,也能深入敌方境内战略纵深,出其不意攻击敌方军事基地和重要目标

无人机对敌方本土军事基地的袭击,旨在摧毁其存放的各种性能的战机、导弹发射基地等重要军事设施和装备,降低敌方军事基地的打击能力。对能源基础设施的袭击,则能够切断敌方的电力、交通供应,阻滞敌方军事行动的正常开展,引发敌方社会的不稳定。

由于无人机体积小、价格低廉、组装简单快捷,既可实施战场纵深攻击,打击敌后方目标,也可对敌方国家境内纵深战略目标进行远程奔袭;还可通过各种欺骗手段预先把无人机暗度陈仓地运至敌国境内,抓住有利战机,启动隐藏在敌国境内的特工或收买拉拢敌国的不法分子,或通过卫星远程操控,激活无人机操控装置,对敌国军地要害目标实施突袭,将敌国的战机、导弹消灭在起飞发射之前。

202561日,乌克兰对俄罗斯发动了代号为蛛网的特别行动,旨在对俄罗斯多个空军基地发动无人机袭击,摧毁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乌克兰当局声称,他们共使用了117架小型、短程第一人称视角的无人机(FPV),袭击了俄方奥列尼亚基地、伊万诺沃谢韦尼基地、佳吉列沃机场、别拉亚机场、乌克兰卡基地等,摧毁或损坏了41架飞机。蛛网行动开创了一种新的战法,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实施这类特别作战行动,需要预先计划、周密准备、精心部署。行动前,可通过秘密渠道或走私途径向敌方境内输送自主可控的无人机,并将其隐藏于货运卡车上集装箱装载的木质暗格内,待命期间保持静默。当战机出现时,预先约好网约车,把藏在集装箱里的无人机搬上约定的卡车。当网约卡车行驶到指定地点附近减速时,通过卫星远程指令激活预装的无人机群,使其从车上起飞打击预定目标。当被雇佣卡车运送到指定地点后,也可把卡车货物卸下来,找个隐蔽的地方藏起来,等到战机来临时,由潜伏在敌方境内人员或收买人员进行战时组装,实施近距离遥控突袭。这种做法风险很大,操控人员有可能有来无回,必须预先安排好退路。当然,也不排除他们做好了视死如归的心理准备。

乌克兰深入俄罗斯本土,运用小型无人机,通过间谍或收买人员对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基地的袭击,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战法,表明无人机的威胁已经不受自然地理区域限制。为此,有的国家为了避免无人机攻击,把具有战略意义的轰炸机分散转移部署到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且装载无人机的载重卡车根本开不过去、远离对方远本土的空军基地,以防遭受对方无人机攻击。有的国家开始研究重要军事基地的新式防护体系。

二、无人机既能主动打击地面各种目标,又能对敌方目标实施自杀式攻击,把坦克打成了乌龟鸟笼

无人机通常采用电动驱动,起飞时几乎没有声响,产生的噪声、粉尘和烟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极大地减少了被探测的几率。这使得无人机能在敌人的视野盲区中接近攻击目标。用无人机攻击坦克已经成为俄乌冲突战场上常见的画面。无人机操作者通过隐秘方式,让坦克操作员难以提前察觉其攻击,偷袭效果显著。只要确保无人机自身剩余电力足以支持运行,且尚未脱离遥控范围,无人机飞手便能操控其迂回接近目标,利用敌军弱点或视野盲区攻击坦克的薄弱部位。

经历战火洗礼后,自杀无人机(巡飞弹)射程更远、威力更大,且拥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对坦克的威胁进一步增加。在实战中,自杀无人机的出现给传统的装甲战车,尤其是坦克,带来了新的生存挑战。互联网上一则广泛流传的视频显示,美制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德国-2”坦克、英国的挑战者”-2主战坦克也逃脱不了被无人机攻击的命运。为此,主战坦克不得不在战场上边打边换装,摇身一变为乌龟坦克、鸟笼坦克,安装专用的反无人机网,其外部增加了类似乌龟壳”“鸟笼的防无人机攻击的保护装置,以此降低被自杀式无人机摧毁的概率。

三、无人机既能对敌方实施斩首行动,又能定点清除重要目标

2001年爆发的“9·11”事件使美国的战略重心集聚在反恐作战行动上长达20年,这20年可以说是美军使用无人机进行反恐战争的20年。前十年,美国打击塔利班,击毙本·拉登;后十年,美国打击基地组织和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过去十多年中,无人机已经成为实施定点清除行动和反恐的利器。奥巴马政府曾经声称,运用无人机对巴基斯坦部落地区恐怖分子的打击频率提高了10倍。从200920151231日,美国发动了473次空袭,大部分是无人机攻击,打死23722581名恐怖组织的武装人员

202013日,美国发起了一场无人机突袭行动,暗杀伊朗高级军事将领苏莱曼尼,引起了伊朗和中东激进势力的强烈反击。此后,针对驻伊拉克、叙利亚美军军事设施的无人机袭击事件一直持续不断、频繁发生。同时,无人机也成为美军和以色列国防军实施暗杀、定点清除重要目标的常态化武器。美军采取精确打击战术,频繁使用无人机,秘密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亚采取行动,定点清除基地组织不同级别的头目,共计实施了数千次无人机斩首行动。

四、无人机既能猎杀无人艇,又能打击有人与无人战机

为了防御敌方自杀式无人艇试图袭击桥梁,不少国家都出动无人机进行海上警戒,发现敌方无人艇来袭时,采取俯冲方式冲向目标或发射导弹,击毁来袭无人艇。

将来无人机可以携带几枚空对空导弹,对敌方战机和无人机进行空中打击。202110月,美国首次成功使用一架运输机回收臂在飞行中捕获了一架小型无人机。现场画面显示,这架无人机与从运输机货舱内伸出来的回收臂进行对接,然后收起机翼,再由回收臂将其运送到机舱内。由此可见,有朝一日,轰炸机、运输机或战斗机等都将成为无人机的搭载平台。

无人机可以携带空对空导弹,从大型无人机或载人飞行器上发射,冲入敌方空域,通过人机交互,既能对敌方空中目标开火,实施空中打击,也能作为第一梯队发起攻击,还能成为轰炸机、运输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等的忠诚僚机。如果无人机底部加装使用氮化镓晶体管并产生微波的发射吊舱,就可迅速击落突如其来的无人机群。20211218日,某国军队在试验场组织了一场无人机空战,由一架无人机携带一枚4公里射程的空空导弹,击落了一架无人直升机,测试证明,这架无人机具有相当强悍的实用技术和实战能力。由此可见,无人机打无人机将成为未来空战的新战术。此外,无人机还可实施电子干扰、专门搜索敌方防空系统等目标。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一种具备武装攻击能力的无人直升机将诞生。

当前,不少国家正积极开展用于反无人机作战的探测跟踪预警、直接用火力实施硬毁伤、采用干扰技术实施软毁伤等反无人装备的相关研究,着力开发反无人机的无人武装直升机。早在1993年,有的国家已设计出一种新型Ka遥控直升机。该机起飞质量为250公斤,其红外侦察设备重达30余公斤(加上相关的数据传输系统达50余公斤)。控制设备装在机身的头部,发动机装在机身的中部。这种改装型的军用遥控直升机能加装电视、核生化检测器、激光目标指示器等。

2020年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爆发冲突以来,不少国家抓紧研发无人武装直升机,以协助防空武器系统执行反无人机任务。近年,美国军方成功对MQ-8B新型无人直升机进行了飞行测试,该机不但可探测目标,而且可利用机载武器对无人机实施攻击。它配备的武器系统包括非制导火箭弹、机枪和多种型号的导弹,其最大战斗负荷可达260公斤,可用于执行侦察、目标指示、通讯和进行对点目标攻击等任务。

五、水面无人艇既能偷袭舰队桥梁,又能能对空打击武装直升机等

无人艇具有体积小、难以被发现(尤其是在夜间)的特点,便于潜入敌后且不载人、造价低廉,损失成本相对较低。例如,一艘MaguraV5无人艇价值约25万欧元,即便配备导弹发射装置和两枚导弹,一套系统的估价仅在100万欧元左右。所以,无人艇是海上偷袭、轰炸敌方舰队、炸毁重要桥梁的首选武器,并且在近年来的世界局部冲突中大显身手,取得了一定战果。

针对自杀式无人艇袭击主要通过卫星制导控制、人为远程遥控或布雷袭击等特点,防御一方除使用水面舰艇拦截外,还会更多地使用飞机和直升机提前进行拦截。为应对此类情况,无人艇集成了防空导弹,安装空对空导弹,与自杀式无人艇混合编队,提升无人艇对敌方军机拦截的作战能力。

近期,社交网络广为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无人艇击落了一架武装直升机,这是战争史上首次有直升机被无人艇用导弹击落。根据公布的视频,多艘无人艇在海上航行,天上至少有两架直升机对来袭的无人艇进行拦截,无人艇附近不时出现直升机枪炮扫射溅起的水柱。其中一艘无人艇发射的导弹飞向一架直升机,溅起了巨大的水花,疑似直升机被击中坠落于海面。同时,至少有一架直升机释放红外信号弹,以躲避导弹的跟踪。此次参战的无人艇全长5.5米,最高时速为42节,航程为833千米,有效载荷为320千克,能够携带中继器的网状无线电或卫星通信,确保与指挥中心的可靠和连续通信。该无人艇最初设计用于自杀式作战,目前已执行多次袭击任务,显示了多样化的作战能力。

 

(作者:魏岳江,军事评论员。)

来源于上海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会公众号